海運費暴漲、「一艙難求」再現 外貿企業叫苦

經濟脈搏

撰文: 蒯宇澄

發布時間: 2024/05/13 12:32

最後更新: 2024/05/13 15:41

分享:

分享:

紅海危機持續、加上市場需求回升,導致航運運能緊張,中國港口近期缺箱嚴重,「一艙難求」再現,不少外貿企業連連叫苦。

內媒第一財經報道,深圳堡森三通物流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監王志從指,缺櫃從一開始的寧波港蔓延到上海港,如今全國各大港口都出現了供應稀缺的現象。「爆倉、缺櫃,一片狼藉。貨代和貨主都非常難受。」

長三角一家較大規模的貨代企業負責人紀森(化名)說:「5月底的艙位基本上都沒了,現在只有需求沒有供應。」

緊缺之下,漲價顯得順理成章。據數據機構Freightos,自4月底以來,從亞洲出發的貨櫃運價上漲了約1000美元/FEU(40英尺的貨櫃),使得運往美國西海岸和北歐航線的價格升至約4000美元/ FEU,到地中海航線的運價上漲到約5,000美元/FEU,到美國東岸航線的運價則上升到5,400美元/FEU。

「5月上旬美線(運價)差不多是4100美元一個櫃子(40英尺的貨櫃),已經連漲了兩次,每次各漲了1000美元左右!」紀森估計,漲價還將繼續,並將在5月下旬飆升到5000美元以上。這也意味著,這波運價的漲幅將是倍增的。

「漲幅很大,難受啊。」浙江一家貨代企業負責人表示,在供應緊張的當下,並沒有感受到業務的明顯回升。相反,受到運價再現瘋狂的影響,近期的業務量迫於漲價壓力下降了不少。

缺箱、缺艙,價格瘋漲,不少外貿企業近期生產完成的貨品不得不延遲出貨,積壓嚴重。

「不管是中東還是歐洲,還是南美,運到‍各個地方的貨基本上都延遲了!」外貿人丁言東指,目前有大概4個櫃子的貨推遲了發貨,最晚的比原定時間延後了將近一個月,「本來4月下旬要發的現在都還沒發」。出貨慢了,必然對應著返單慢,也很可能會影響後續訂單的規模。

和貨代及外貿人的「難受」相比,船公司和貨櫃製造企業的日子似乎又舒坦了起來。作為全球貨櫃製造龍頭,中集集團今年第一季的貨櫃業務復甦明顯,乾貨貨櫃銷量較去年同期上漲近5倍。中集集團預測稱,今年貨櫃製造量有機會超300萬TEU(20吋的標準箱),整體產業前景好於去年。以貨櫃製造為核心業務的中遠海發,今年第一季的營業收入也較去年同期成長了四成左右,動因正是貨櫃業務回升。

根據上海航運交易所5月10日發布的數據,中國出口貨櫃運價指數為1237.84,較上期上漲3.7%;上海出口貨櫃綜合運價指數為2305.79點,較上期上漲18.8%。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